2024产业园区行业年度政策
2024年度政策
一、基础设施领域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s)常态化发行进一步推进
2023年3月7日,中国证监会发布通知《关于进一步推进基础设施领域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s)常态化发行相关工作的通知》,通知涵盖了拓宽试点资产类型、分类调整项目要求、推动扩募发行、扩大市场参与主体范围、完善审核注册机制、规范与发展并重、构建全链条监管机制、促进市场主体责任、建立重点地区推动机制、推动完善配套政策等方面的内容,以促进REITs市场的平稳规范运行和健康发展。
REITs常态化发行的进一步推进,标志着我国REITs发展由试点正式进入常态化发展阶段,扩宽了试点资产类型和市场参与主体,完善相关机制、标准,将有力促进我国REITs进一步发展,而11月发行的PPP新机制中明确所有PPP项目必须采用特许经营模式,积极支持符合条件的特许经营项目发行基础设施领域REITs。相得益彰的二者或许将为REITs市场进一步赋能,引入更多“源头活水”。
关于进一步推进基础设施领域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s)常态化发行相关工作的通知_国务院部门文件_中国政府网 (www.gov.cn)
二、高新区相关管理职能由科技部划入工信部
2023年3月16,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其中提到“将科学技术部的组织拟订高新技术发展及产业化规划和政策,指导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等科技园区建设,指导科技服务业、技术市场、科技中介组织发展等职责划入工业和信息化部。”
变化和新的机会总是并行。工信部和高新区的“结合”,有利于进一步支持产业园区开辟更多新领域、新赛道,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工信部在产业园区管理、指导方面经验丰富、体系成熟,有利于加快行业资源整合、优化产业链、促进产城融合、巩固提升产业特色。目前来看此政策对市场实质性影响小,但是对于宏观层面长远战略发展来说,这或许这是一个举足轻重的风向标。
中共中央 国务院印发《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_新华网 (news.cn)
三、成都允许多层厂房分割销售,新政改变市场格局
2023年3月27日,成都在《成都市支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措施》中,提及“允许将自建的多层厂房分割转让给关联配套企业,自持比例原则上不得低于30%,区域部分经区(市)县政府(管委会)批准可分割转让”。
尽管该政策反映的是成都的改变,但或许也能代表如今二三线城市的整体趋势。在产业经济上行期,严格控制产业用地有利于园区的健康发展,全自持也是园区发展的最理想状态;但在产业经济下行阶段,适当放宽分割销售限制,既有利于缓解地方平台公司的融资压力,也能吸引更多民营园区运营商参与区域产业发展。通过制造业购置厂房,既可以推动地方固定资产投资,又可以提高企业留存率。
成都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成都市支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_省市营商政策_成都高新区 (cdht.gov.cn)
四、民企利好,国家出手提振民营经济信心
2023年7月28日,发改委发布《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关于实施促进民营经济发展近期若干举措的通知》强调对民营企业经济要推动破解发展面临问题、激发经济活力、提振发展信心,提出促进公平准入、强化要素支持、加强法治保障、优化涉企服务、营造良好氛围五大主体、28条详细措施,从民营经济的真实本需求出发,全面助推民企经济发展。
此《若干举措》重点是围绕《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意见》的贯彻落实,是在其基础上对相关政策措施的进一步深化、细化,着重强调压实主体责任——“谁来干”“该找谁”,明确落实细节——“怎么做”,推出加强举措——“做更好”,落实激励约束——“做规范”。从产业园区角度来讲,重点关注《举措》中关于产业链供地、推动民企参与REITs、持续推出平台企业“绿灯”投资案例等部分,或许有助于优化园区产业配置、拉动行业经济流转、助力解决园区招商难问题。而从更广的角度来说,企业和园区之间和合共生,企业生则园区旺,但是在新政策振旺企业的同时,也将会对园区的开发、运营提出更多要求和挑战。
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关于实施促进民营经济发展近期若干举措的通知_国务院部门文件_中国政府网 (www.gov.cn)
五、园区碳达峰政策持续升级,产业绿色转型蓄势待发
2023年10月20日,国家发改委环资司发布《国家碳达峰试点建设方案》,提出推动园区产业高质量发展,聚焦园区主导产业,加快产业链延链补链强链,形成产业协同效应。以节能降碳为导向,推进园区存量产业绿色低碳转型升级,推动重点企业实施工艺流程绿色低碳再造。提升园区绿色制造水平,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大力发展绿色低碳产业,并在全国范围内选择100个具有典型代表性的城市和园区开展碳达峰试点建设。12月6日,国家发改委发布《关于印发首批碳达峰试点名单的通知》,确定张家口市等25个城市、长治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等10个园区成为首批碳达峰试点城市和园区。
所谓“绿水青山就是九金山银山”,在国家大力支持低碳、环保的背景下,园区绿色低碳化改造是未来很长一段时间毋庸置疑的热门方向,而相应的,产业园区相关结构、产业链和工艺技术也需要往此方向进一步探索。而成为国家试点的园区也能吸引更多的关注和投资,良性循环下有利于拉动更大范围的节能减排和产业新发展。
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印发《国家碳达峰试点建设方案》的通知_国务院部门文件_中国政府网 (www.gov.cn)
六、上海特色园区行动方案落地
2023年11月7日,上海正式发布了《上海市特色产业园区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4—2026年)》。《行动方案》明确,到2026年,全市特色产业园区达到60个左右,重点任务包括实施集群化发展、园区创新能级提升、要素供给优化配置、园区主体赋能增效、政策创新增能。措施涵盖项目布局、产业链发展、科技创新、数字化转型、绿色低碳、金融创新、人才集聚、保障性租赁住房、配套设施提升、园区品牌建设、政策支持等多个方面,旨在构建高质量发展的特色产业园区体系等。
特色园区本身也不算什么新鲜事,更关键的是需要通过更加严格的监管,保证园区的产业特色,避免“挂羊头卖狗肉”的现象出现,挂着特色招牌,做着综合性园区的招商,对于特色产业生态的打造毫无帮助。随着各项细则的落地,特色园区需要围绕特定产业,提供更加具有针对性的产业服务,解决企业发展过程中的难题,真正起到推动特色产业发展的作用。这也为其它城市的特色产业园区打造提供了一个优质范本。
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上海市特色产业园区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4—2026年)》的通知 (shanghai.gov.cn)
七、我国PPP走向新里程碑,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迎来调整
2023年11月8日,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发布《关于规范实施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新机制的指导意见》的通知,明确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应全部采取特许经营模式,实施指导意见明确了总体要求,强调使用者付费、特许经营模式、限定合作领域等关键原则。在新机制下,要求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项目聚焦使用者付费、全部采取特许经营模式,优先吸引民营企业参与。12月13日,财政部网站发布公告,根据有关工作要求,现决定废止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有关文件。
此通知的出台,标志着我国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发展正式走向新的里程碑。PPP自2014年的推行实施以来,十年时间里可谓跌宕起伏,既有改善公共服务、拉动投资盘活经济之“高光”,又有增加政府隐性债务之隐患。2023年年初起PPP模式进入“休克疗法”,基本无新项目新增,老项目也基本宣布暂停。新机制在原有基础上进一步强调明确权责分工、严格审核、支持民企和使用者付费,全部采取特许经营模式,在PPP模式因各种问题而停摆的背景下,或许是国家收紧端口、重启PPP的信号。
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关于规范实施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新机制的指导意见》的通知_财政_中国政府网 (www.gov.cn)
八、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
2023年12月11日-12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明确提出“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特别是以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发展新质生产力。完善新型举国体制,实施制造业重点产业链高质量发展行动,加强质量支撑和标准引领,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明确了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以及产业附加值的进一步提升。
产业园区行业未来发展道路已愈发明确,如今的园区运营商必须摆脱地产思维,逐渐向产业生态的构建者、产业发展的推动者靠拢。根据当前的产业发展战略,产业园区需要进一步提升产业链构建和科技创新企业孵化能力,主动与国家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脚步对齐。园区在推动新型工业化和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中,可以发挥其集聚效应和创新平台的优势。通过建设更多专业化的研发中心和科技孵化器,吸引并扶持高新企业,积极引导和支持企业参与新兴产业的研发和应用,为园区内的企业提供更多创新资源和支持,进一步推动园区产业的升级。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 习近平发表重要讲话 (mofcom.gov.cn)
九、推进新型工业化,全力促进工业经济平稳增长
2023年12月21日,全国工业和信息化工作会议指出,2024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也是全面落实全国新型工业化推进大会部署的重要一年。2024年的12个重点任务包括全力促进工业经济平稳增长、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推动传统产业提质升级、培育壮大新兴产业等。强调要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实施制造业重点产业链高质量发展行动,提升产业科技创新能力,改造升级传统产业,巩固提升优势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前瞻布局未来产业,支持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加快建设以科技创新为引领、先进制造业为骨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会议的召开,奠定了2024年工业经济的重磅地位。其中产业链高质量发展、前瞻产业布局相关或许可以作为园区关注的相关重点突破口。产业链高质量发展意味着园区需要更加注重产业链的协同和提质升级,推动产业链上下游的深度融合,加强创新环节,提高园区产业附加值。园区可以通过制定和实施产业链发展规划,引导和支持企业进行技术创新、管理创新,提升整个园区产业链的竞争力。前瞻产业布局的提出意味着园区需要更具前瞻性地规划和引进未来有潜力的产业。园区可积极响应国家战略,布局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新能源等前沿产业,吸引高新技术企业入驻,推动园区产业结构的升级。政府支持政策也将为园区吸引和培育未来有望成长的企业提供重要支持。
全国工业和信息化工作会议在京召开 (miit.gov.cn)
十、加快数字技术赋能, 推动产业园区和集群整体改造升级
2023年12月28日,八部门联合发文《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八部门关于加快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强调创新驱动、数字赋能、绿色低碳、产业融合,加快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产业链供应链网络化协同方面,鼓励龙头企业共享解决方案和工具,推动数字化转型,强化供应链数字化管理。在产业园区和集群方面,鼓励推动升级数字基础设施,搭建公共服务平台,引领先进制造业集群数字化转型。同时,探索建设人工智能数据处理中心,服务传统制造业赋能,发展虚实结合的产业数字化新生态。
园区的数字化、智能化也是一个经久不衰的热门话题,而此《意见》的发布也可以说为园区整体发展奠定低碳、创新、数字化、智能化的基调。园区可加强对信息技术的应用,建设数字化平台,促进企业之间的信息共享和协同合作,通过搭建公共服务平台,不仅可以提高园区整体的服务水平,还有助于推动企业在数字化转型中更好地融入产业链。在人工智能的应用方面,园区可以主动响应政策,积极探索建设人工智能数据处理中心,为园区内的制造业企业提供数字化赋能服务。通过发展虚实结合的产业数字化新生态,园区有望推动更多企业实现数字化升级,提高生产效率和竞争力,并有望将园区产业整合城一个协同发展的整体单位,促进企业间资源、机遇实时流动、共享,推动整个园区形成数字化、智能化的现代产业体系。
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八部门关于加快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 (miit.gov.cn)
十一、首个支持国内“商住改工”政策出台
2023年4月11日,广东中山市发布《关于支持商业、住宅用地改变土地用途为工业用地的通知》,明确符合条件的用地申请从商业、住宅用地、包括已改变用途的土地调回工业用地可获得补贴,支持高标准厂房开发建设,降低自持比例、支持物业分割销售。
虽然在东莞、济南、青岛、成都等地已有不少“商住改工”的实践案例,但政府出台政策,在全省范围内支持“商住改工”,中山确为首创。商住用地摘牌,政府可获得不菲的土地出让金,工业用地价格则便宜不少,各地为何要做这“赔本”的生意?综合来看,主要有几个原因:1. 商办属实过剩2. 地方政府对产业的诉求越来越强。3. 政府土地出售问题严峻。短期来看商住改工政府确实“亏了”,但是长远来看,产业落地后拉动周边经济发展所带来的产值、税收、就业以及地产升值等收益或许是一个优良的可持续性收益策略。无论是“商住改工”、还是近期大火的工业上楼、产业保障房,都体现了政府对产业的诉求、对发展产业的决心,传统以地产逻辑为主的园区开发销售模式在这种背景下逐渐显得难以为继,而更加关注并促进产业导入、孵化的策略或成为区域发展的当务之急。
4.1 2019-2023产业园区政策变化
产业园区行业行业规模庞大,同质化供给较大,总体来说可能是一个长期供大于求的行业,因其特有的“政策市”的属性,其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政策的直接影响。故对于政策的跟踪、解读、对齐对于产业园区行业而言举足轻重。
重要政策一览
工业是实体经济的主体,在各行业百花齐放的今天,大城市的增量土地不断减少,用地成本不断攀升,产业空间日趋饱和,对于土地的高容积率以及其所带来的人口聚集、产业聚集需求也在不断攀升,在此背景下,相关政策的制定显得尤为关键。为解决在产业发展过程中面临的用地紧张、土地利用率低等问题,“工业上楼”应运而生。所谓“工业上楼”,即是将传统单层铺开的扁平式厂房汇聚到高层楼层的垂直化空间形态。不同于传统模式下在单层工厂中进行生产,而是在高层大厦中进行企业的生产、办公、研发、设计的新型工业楼宇模式。
泛化的“多层生产”模式最早可追溯到上世纪90年代,改革开放后国内对于工业需求大量膨胀,对于土地集约利用需求增大,一些对厂房负荷和层高、环境要求较低的产业开始尝试从楼下向楼上转移,多层厂房雏形初现。2019年,东莞正式发布《关于拓展优化城市发展空间加快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深圳发布《深圳市宝安区工业上楼工作指引 (试行) 》等等政策, 2021年7月,发改委发布《关于推广借鉴深圳经济特区创新举措和经验做法的通知》,各地积极响应,中山、佛山、天津、珠海、上海、苏州等诸多热门城市纷纷投入到关于工业上楼的火热探索中。而放眼未来,这也将是很未来工业产业的必然趋势。
而对于土地,政策的摸索、开拓还不仅止步于此。为规范产业用地的标准和出让,破解资源约束下土地资源紧张问题,深圳、广州、东莞、成都、上海、武汉等多地相继积极出台相关新型产业用地(M0)管理办法。另外,2022年1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改革试点总体方案》,提出支持产业用地实行“标准地”出让,由各地政府、开发区管委会等牵头完成各区域的能评、规划环评等事项,然后前置设定各幅产业/工业用地的固定资产投资强度、亩均税收、单位能耗标准、单位排放标准、容积率等指标,面向市场进行“明码标价”的出让,提高配置效率。方案发布后,包括浙江、广东、四川、河南、山东等多个省份都发布了相关的产业用地出让改革细则。
2023年3月,成都在《成都市支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措施》中,提及“允许将自建的多层厂房分割转让给关联配套企业,自持比例原则上不得低于30%,区域部分经区(市)县政府(管委会)批准可分割转让”,旨在于经济下行时代适当放松分割限制,推动地方投资、拉高企业留存率、助推工业连带经济发展,也代表了二三线城市的用地整体趋势。类似地,东莞、济南、青岛、成都等地积极探索“商住改工”,鼓励工业用地, 2023年4月中山正式出台国内首个支持“商住改工”文件,明确符合条件的用地申请从商业、住宅用地、包括已改变用途的土地调回工业用地可获得补贴,支持高标准厂房开发建设,降低自持比例、支持物业分割销售,提升,释放工业发展空间、助推产业发展。种种各项土地政策的颁布旨在规范产业用地的使用、出让,助推工业经济,提升产业发展水平,有利于建立产业园区发展专业化、精细化环境,引入新生发展动能,全面提升园区的整体质量和效益,向可持续繁荣的道路稳步迈进。
多方面提振经济信心,国家出手打“组合拳”。2023年7月,发改委发改委发布《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关于实施促进民营经济发展近期若干举措的通知》,28条详细措施围绕民营企业发展中实际面临问题,从民营经济的真实本需求出发,全面助推民企经济发展。
其中,重点关注产业链供地、推动民企参与REITs、发布平台企业“绿灯”投资案例等部分,或有望促进园区产业升级、改善解决招商难问题。
基础设施领域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s)也有新进展。首先回顾历史,我国公募REITs发展的序幕由2020年4月《关于推进基础设施领域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s)试点相关工作的通知》发布拉开,2021年6月,9支公募REIT试点项目在沪深交易所上市,标志公募REITs试点工作的顺利落地。2022年5月31日,沪深交易所分别正式发布《公开募集基础设施证券投资基金业务指引第3号—新购入基础设施项目(试行)》,公募REITs的政策体系变得更加完善,同年7月13日,国家发改委办公厅发布《关于做好基础设施领域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s)新购入项目申报推荐有关工作的通知》,中国公募REITs的扩募工作正式拉开序幕。而在2023年3月,中国证监会发布通知《关于进一步推进基础设施领域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s)常态化发行相关工作的通知》,标志着我国REITs发展由试点正式进入常态化发展阶段,扩宽了试点资产类型和市场参与主体,完善相关机制、标准,将有力促进我国REITs进一步发展,而2023年11月发行的《关于规范实施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新机制的指导意见》中明确所有PPP项目必须采用特许经营模式,积极支持符合条件的特许经营项目发行基础设施领域REITs。相得益彰的二者或许将为REITs市场进一步赋能,引入更多“源头活水”。
2023年全年PPP模式基本停滞,新项目基本无新增、老项目也基本宣布暂停,11月的新机制在原有基础上进一步强调明确权责分工、严格审核、支持民企和使用者付费,全部采取特许经营模式,在PPP模式因各种问题而停摆的背景下,或许是国家收紧端口、重启PPP的信号。综合而言28条、PPP新政、REITs常态化三管齐下,有力助推民企资金流转,加快发展脚步,为民企在产业园区内的运营和发展提供了多维度的支持。对于与企业“唇亡齿寒”的园区来说,既是引入源头活水、激流勇进的发展良机,也要警惕其中的波涛汹涌。
而对于产业园区,绿色化、低碳化、数字化、智能化、创新化的升级转型也势在必行。园区方需要尽快转变思维,不能仅限于以开发销售为主要模式的传统产业地产商模式,更要拥抱时代、拥抱发展,积极主动配合产业发展与城市规划,建设绿色可持续的、数字化智能的、创新驱动的高科技园区。2023年10月发改委发布《国家碳达峰试点建设方案》,提出要推动园区产业高质量发展,提升园区绿色制造水平,聚焦园区主导产业,加快产业链延链、补链、强链,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大力发展绿色低碳产业。2023年11月上海发布《上海市特色产业园区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4—2026年)》,明确实施集群化发展强化活动、园区创新能级提升活动等重要任务,强调园区要提升科技浓度、加快数字化转型、创新绿色低碳发展。2023年12月中央经济会议明确“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同月工信部工作会议指出要“推进新型工业化,全力促进工业经济平稳增长”,八部门联合发文《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八部门关于加快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强调创新驱动、数字赋能、绿色低碳、产业融合,加快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绿色。低碳、数字、智能、创新,必然是园区未来发展过程中经久不衰的主题曲。
政策背后的思考
政策犹如行业演进的指挥棒,引领我们迈向未来的征程,在这新与旧、改革与创新的交叉上,我们或许能从中对行业发展方向和进程现状产生一些思考。
“工业上楼”政策的制定反映了对于城市土地资源紧张和产业空间有效利用的迫切需求,简单的来说,就是“高效利用已有空间”,对于园区而言,既是机会也是挑战。政策引领可以增加企业对于高质量园区的需求,增加园区招商机会。而工业上楼的需求也会倒逼园区“腾笼换鸟”,寻求更加“高大上”的配置,有利于激发其主观能动性、主动产能升级 从而改变自身传统园区形象,通过建设更加现代化、科技化的高标准楼宇提升自身品质和形象,吸引更多优质企业和人才入驻,但相应地,其背后一些关于前期建设成本和运营成本问题也需要考虑。如何打造符合企业需求的高质量空间?如何规划建设、设施和技术研发的成本控制?在经济懂得都懂的大环境下,如何引入确有发展潜力的企业并支持其成长不至于成本打水漂?更多的企业入驻了,如何对其进行合理运营、管理?这或许都是园区应该更进一步思考的问题。
类似地,“商住改工”同样从工业发展空间入手,鼓励将符合条件的用地从商业、住宅用地以及已改变用途的土地调回工业用地,该政策在空间规划和资源利用上进行了有效的再配置。简单的来说,就是“积极鼓励新增空间”。开拓+再利用,全方位优化工业发展空间。
再就是关于产业用地的规范方面。多地出台的相关新型产业用地(M0)管理办法、22年国务院出台的关于“标准地”出让,成都的《成都市支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措施》,以及中山的“商住改工”政策,其实也可以总结为两个方面 1、加强用地监管,优化资源配置 2、放宽分割销售限制,降低自持比例,再通俗一点就是让更多原来达不到门槛的企业有更多、更便宜的地可以用了,但是就是因为可以说是其中的潜在让利,政府需要对其审核标准以及用地标准抓的更严,防止有人拿着政策去钻空子占便宜。可以说是在以上所提增加了产业用地空间的同时,通过更加完善的体系标准,让这些空间能得到更好的利用,从而达到对企业起到孵化、聚集和升级的目的。
工业上楼、标准地、商住改工、新型产业用地…纵观工业用地政策发展历程,不难发现其从一开始的“一刀切”逐渐探索、完善,发展到现在的灵活、多样,我国用切实脚步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工业用地之路,相关政策在更完备地对需求端进行扶持的同时,其制度、标准也在逐渐变得严谨、完善,工业用地政策从最开始的模糊地带发展到现在,已经可以说是条条有法可据、有理可依,印证了我国稳步发展工业经济的坚定决心。而对于园区而言,工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自然算得上是利好。园区也可以切实结合各地用地政策规划自身发展配置发展要素,同时也需注意市场相关审核、监管体系机制。
在以往项目投融资事件中,关于特许经营和PPP之间的关系界定并无明确规定,而新规正式明确新PPP项目应全部采用特许经营模式实施,终结了其财政支付相关的纠纷。同时重点聚焦使用者付费、优化了回报机制,可以有效防范以往实施过程中出现的导致政府隐藏债务的问题,对于市场进行了进一步的规范,积极支持符合条件的特许经营项目发行基础设施领域REITs,在基础设施领域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s)正式常态化的背景下,有望进一步推动公共服务领域的市场化和专业化发展,实现资源更优配置。
对于园区而言,PPP新机制鼓励民营企业的参与,在此基础上会带来民营企业的发展机会和经营风险,同样的机会和风险也会通过园区内的企业传递到园区本身,园区方也应做好风险和运营管理的把控。REITs的正式常态化可以为园区招商带来更多思路,比如亲自下场。但毕竟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这其中的尺度把握还需要园区进行进一步仔细斟酌。
《国家碳达峰试点建设方案》、《上海市特色产业园区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4—2026年)》、《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八部门关于加快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工信部工作会议中传达的消息,可以简单的总结成一句话:产业园区的发展要绿色化、低碳化、数字化、智能化、创新化,要积极响应国家实现产业聚集、产业升级、产业环保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积极主动融合时代寻求自身发展道路。而对于相关绿色低碳产业产业链的构造,或许也是未来风口之一。
园区方的应对之策
1、迎接工业上楼风潮,构建策略体系
对于全国“工业上楼”热潮,园区首先要考虑的一件事件首先就是自己适不适合工业上楼。从地缘层面来讲,对于土地资源充沛的非热门城市以及产业特征偏重工业等不适合上楼的的城市,抓工业上楼的风口并不是明智之举。从园区自身条件来讲,要考虑自身已有基础设施包括布局和物流规划等满不满足支持企业进行工业上楼的条件。
对于有志迎接工业上楼政策的园区,可以从空间规划与设计、基础设施建设、交通与物流规划、企业服务与孵化等方面入手。园区需要制定科学合理的园区规划和设计方案,确保多层工业楼的空间布局合理,满足企业生产、办公和仓储等需求。考虑到不同行业的特殊要求,灵活设置楼层功能,确保空间的多样性和适用性。基础设施方面,需提升园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包括电力、供水、排水、通风等,以适应多层工业楼的需求。确保设施能够满足高密度、高效率的生产和运营。交通物流方面,园区应该充分考虑交通规划,优化园区的交通网络和物流体系,确保企业能够方便地进出园区,同时减少交通拥堵。设计合理的货运电梯、升降设备等,提高物流效率。对于哪些对工业上楼政策不了解、条件不够那么匹配的企业,园区可以提供全套政策讲解和配套服务体系,提供运营支持和孵化帮助,帮助企业上楼并且适应多层工业楼的生产模式,还可以总结成功经验如全至科技园等成功案例,专业细分企业特征,个性化地为企业提供培训、个性化支持等服务,推动产业创新、升级。
2、科技创新,数字化智慧化助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
园区可以引入或创建孵化器,对中小微企业进行针对性扶持,加大对初创企业,尤其是那些具有创新性和技术性的企业的扶持力度,通过助力高兴技术中小微企业成长壮大,营造园区创新、智慧的氛围,推动整个园区创新发展。
园区方还可积极使用数字化、智慧化手段,加快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升级,包括高速网络、云计算、大数据中心等设施,加速业务流程,提高生产效率。设立公共服务平台,促进企业之间的信息共享和协同合作,整合各类资源,提供包括物流、人才培训、市场信息等在内的多种服务,提高园区整体的服务水平。探索共享制造模式,使企业能够更加灵活地利用产能,通过数字化技术,实现生产设备、工人等资源的共享,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实施整体数字化改造,推动产业集群数字化转型,促进资源在线化、产能柔性化和产业链协同化,提升综合竞争力。探索平台化、网络化等组织形式,促进人工智能赋能传统制造业,提高传统制造业的智能化水平,发展跨物理边界虚拟园区和集群,增强企业的竞争力,构建虚实结合的产业数字化新生态。
3、转变运营模式,打造独特魅力
随着产业园区发展需求的变化,园区转变运营模式、打造特色化成为关键策略。随着园区开发的利润率和杠杆率迅速下降,重资产拓展的风险越来越大,传统以地产逻辑为主的园区开发销售模式已经不再可取,采用“轻资产重运营”模式可以有效降低园区经营风险,同时把运营这一块做好,做到特色化、差异化,也将会是园区的一大竞争优势。
转变运营模式需要将用户也就是企业真正放在首位,从企业角度切实发现其经营中遇到的问题、积极提供帮助解决问题,和合共生美美与共实现“双向奔赴”,需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供全方位、高水平的企业服务,包括法务、金融、创新孵化等,根据企业需求,进行灵活的空间规划,提供多样化的办公、生产、研发空间,满足不同产业和企业的特殊需求。提升园区附加值。通过拓展与产业相关的上下游企业,深度分析地域及行业优势,明确自身发展定位,挖掘特有的资源和产业优势,打磨独特的产业特色,形成差异化竞争优势。建立产业生态圈,形成良性互动,促进产业链上的企业合作,提高整个园区的竞争力,实现“1+1>2”的效果,助力打造优质龙头企业,这样也有助于提升园区形象、形成产业集群效应,吸引更多优质潜力企业前来发展。
4、绿色低碳,走环保可持续发展道路
绿色低碳是园区在“升级”道路中不可不加的“属性值”,而具体到实施,园区可以结合所在地区、所有产业,进行全面的环境评估,了解所在地区的生态环境状况、能源利用情况等。通过这些数据,明确园区的绿色低碳升级方向,结合产业特点分析其所在地绿色低碳转型所面临的关键制约,为制定详细的实施计划提供科学依据。园区可积极宣传并解读当地环保政策,帮助企业理解和遵守相关法规标准,同时可以与环保监管部门建立密切的合作关系,促使企业更好地履行环保责任。鉴于不同产业可能存在不同的绿色低碳挑战,园区可根据企业所在产业类型,提供差异化的服务,设立资源共享平台,通过引入先进技术,推动园区内企业之间的资源共享,为企业提供绿色低碳技术的研发和转化支持,帮助企业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能源消耗,实现更为环保的生产方式。而对于企业端,园区也可以重点扶持研发绿色低碳化生产相关技术的产业,如新能源、节能等产业,多方面促进园区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
纵观2019-2023年来的产业园区发展,可以发现无论是从服务管理和质量而言,产业园区都有了很大程度上的进步。我国正在从多方面释放工业空间、扶持工业发展、重视工业智慧、环保、创新的升级转型,打造特色产业集群推进产地融合,打造高质量特色产业园区,实现“全面升级”。而这也将是未来产业园区发展的一系列主要方向。
版权声明:
作者:夜阑
链接:http://yelan.xyz/index.php/2024/01/15/2024%e4%ba%a7%e4%b8%9a%e5%9b%ad%e5%8c%ba%e8%a1%8c%e4%b8%9a%e5%b9%b4%e5%ba%a6%e6%94%bf%e7%ad%96/
来源:夜阑的小站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共有 0 条评论